【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简介

  “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两弹一星”工程是中国于20世纪50-60年代组织实施的,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1964年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
  “两弹一星”,它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建设,激发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为我国高新科技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二十四个字。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被纳入。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