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典型案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磅礴史诗,由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践行初心的行动、担当使命的自觉,一笔一画写就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用党的初心和使命映照全体共产党员、激励全体共产党员砥砺奋进的历史。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坚持真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毛泽东同志看了不下一百遍,周恩来同志视之为“贴身伙伴”,朱德同志临终前仍在重读,邓小平同志喻之为“入门老师”……因为这本书里有真理的力量、思想的武器。

  历史不会忘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上海兴业路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同志对于“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到“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站在绞刑台上,镇定地说:“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分也,何函为?”他为“主义”而牺牲,毫不犹疑,因为他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夏明翰同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理想信念;方志敏同志被捕入狱后依然坚定理想信念,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他相信“共产主义的光明世界一定要来到”!……

  历史一再证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坚定的意志信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个闪亮的思想坐标,构筑起一个“划时代的体系”。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旗帜,在创新发展中回答时代之问。

  历史不曾辜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了追求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守正和创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什么行”。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史使命和奋斗主题的高度凝练。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纷飞和腥风血雨中绝处逢生、走向胜利,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勇毅前行、走向世界,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确立初心和使命的地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记录着一个古老民族血泪中的觉醒、彷徨后的奋起。

  1921年夏天,一个新的政党诞生,一群大声疾呼“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年轻人,义无反顾扛起复兴重任;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临终时留下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王尔琢在家书里写到“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吉鸿昌在就义前写下“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赵一曼在牺牲前夕给儿子家书中写道:“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虎胆英雄”彭雪枫“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便镌刻在每个中国共产党员的一生中。

  “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乡亲们奋战7年,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他说,“我的使命还没有完结,要继续把下庄村建设好、发展好。”;焦裕禄,“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张桂梅,这位用贴满膏药的双手托举起2000多名大山女孩求学梦想的老师,在面对“为什么做这些”的提问时语气平静——“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开国将军甘祖昌回农村当农民,一抔一抔捞烂泥,带领乡亲们把“光头山”变成了丰收岭;贵州省遵义市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用30余年,修成了10公里的“天渠”……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初心使命牢记于心、担负在肩,以“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的胸怀和担当证明了“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意志和精神品格的高度凝练。不怕牺牲,就是要有为了实现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意志;英勇斗争,就是要有为了实现初心使命“上刀山下火海”的非凡魄力。

  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38岁的李大钊坦然走向绞刑架:“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王泰吉临刑前写下“这头颅任你割断,这肉体任你踏践”;杨靖宇曾立誓“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左权以生命彰显了“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陈潭秋面对敌人的酷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生动诠释了“一腔热血天山洒,千古英雄正气歌”;邓中夏“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无畏;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决绝;不满的15岁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华屋17名青壮年“相约革命,战死沙场”;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壮烈牺牲”;邱会培一家12口“全家革命,满门忠烈”;李美群“马前托孤,义无反顾”……这些革命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不怕牺牲,镌刻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发展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石油工人王进喜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改革开放艰难破冰,一批有志之士“先走一步,放手干”“杀出一条血路来”,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经济特区的动人传奇;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隐姓埋名人;“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见不得老百姓穷”的李保国;“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的黄文秀……

  不怕牺牲,闪耀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击灾难时。1998年,特大洪水侵袭长江流域。一块白底红字的“生死牌”挺立在武汉江汉区龙王庙闸口,“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下,16名共产党员郑重签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4万多名医务人员在武汉用血肉之躯铸成钢铁长城,换来抗击疫情的决定性胜利……

  精神不言,数字为证: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平均3天面对一次激烈战役,平均每行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抗美援朝战争,19.7万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八年脱贫攻坚战,1800多名扶贫干部将生命定格在平凡岗位上……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和毅力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政治品格和政治承诺的高度凝练。对党忠诚,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不负人民,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情系人民、一心为民、服务人民。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长征途中女红军“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是因为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蔡和森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为革命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别山的儿子”刘名榜,战斗在大别山20余年,面对敌人的威胁,他却鼓励战友“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决不让大别山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刘志丹在革命斗争中强调“一切为了人民大众”,这位忠心耿耿、忠贞不二的人民英雄永远留在党和人民心间;习仲勋在革命时期坚持每家每户探访、一村一村调研,建立群众组织,实现“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救命粮”等,呈现出“军民一家亲”的感人景象;焦裕禄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廖俊波甘当一位“樵夫”,是因为他坚信“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钟南山无畏“逆行”,是因为他认定“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大党大国领袖的真情表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明确要求,锲而不舍推进脱贫攻坚;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坚决态度,久久为功建设生态文明;以“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的无畏境界,力度空前进行反腐败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心中的信仰、脚下的行动。

  跨越百年,此心不改,此志不移。“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伦理指向,是百年来奋斗的起点与归宿。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忠诚;和平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以赤子之心诠释忠诚。脱贫攻坚中,扶贫干部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为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抗疫斗争中,我们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这是不负人民的一脉相承,也是人民至上的崭新篇章。

  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